2020年9月11日工训中心党总支组织全体教职工观看电影《八佰》。150分钟左右 的时间内,置身于1937年那个特殊战场,苏州河两岸,一边是繁华喧闹、灯红酒绿的英美公共租界, 一边是四百多名士兵浴血奋战的四行仓库以及身后的断壁残垣。电影将焦点落在普通小人物身上,细致地刻画了身处其中的中国军人的成长以及中国各界的反应和转变。
各支部及工会小组的观影体会如下:
一、工程认识教学部党支部(周莹)
宁静的苏州河一边灯火辉煌,一边断壁残垣。9月11日晚上工程认识教学部党支部成员集体观看了电影《八佰》,影片讲述了1937年松沪会战期间,史称“八佰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
当镜头里出现主动请缨的壮士们一个一个从楼顶跃下引爆自己的时候,连续的爆炸声似乎在唤醒依旧沉睡的民众。“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何香凝的这一句台词被深深地印在了每一个人的心底。影片中贯穿始终的那匹白驹,它象征着希望,也是灰暗天空下最耀眼的曙光,和四行仓库的八佰壮士一起,燃起中华民族的自豪,更塑起了中华民族永不屈折的脊梁!
二、工程实践教学部党支部(李欣)
在工程训练中心党总支的组织下,工程实践教学部党支部全体党员集体观看了电影《八佰》,让我重新感受了那场可歌可泣的战斗,这让我不禁想起历史上的八佰,是在淞沪会战末期,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明知此去赴死,却依然坚守战地。有多少像陈树生一样为国家舍生忘死的战士,当他抱着炸弹从楼上义无反顾地跳下时,只给母亲留下“舍生取义,儿所愿也”八个字时,我不禁再次眼含热泪。这场淞沪会战始于1937年8月13日,中日双方约有100万人参加战斗,持续了三个多月,我方死伤三十余万人,这是中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争。虽然损失惨重,但是这场战争极大的鼓舞了中国士气,军民团结一心、共同抗日,这种精神让中国人民开展英勇的抗争,最终在抗日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中国人民在这场战争中觉醒,民族精神空前凝聚,我们再次回顾历史,仍然不能忘记那些英勇的战士,不能忘记。
三、工程综合教学部党支部(吴迪)
影片《八佰》讲述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八佰壮士”留守四行仓库,在日军围困下孤军奋战四昼夜的英勇故事。当面临敌人的包围和猛攻时,一位士兵喊出“娘,孩儿不孝了”后与敌人同归于尽;一位将士在留给妻子的绝笔家书中谆谆叮嘱“让我子孙后代,再不受此屈辱”,寥寥几句足以让人潸然泪下。他们与普通人一样,有着对亲人的依恋念想,也有对故土的眷恋,但在危难之时,却毅然选择挺身而出。大家被影片中的“小人物”的英雄壮举感动着,观影后老师们表示,和平时期,不忘国耻,这种民族精神我们需要被唤醒。
四、机械制造基础教学部党支部(王利民)
走出影院,看着川流不息的街道,心中涌动的豪情还是久久难以平复,对于为了中华主义共和国奋不顾身英勇就义的所有人,我们为能够成为你们的同胞而骄傲!英雄,在我们自小接受的教育中就已根深蒂固,而你们就是其最好的诠释,我们为了能够成为你们的接班人而骄傲!怀抱手榴弹,义无反顾,纵身一跃,看着前仆后继的你们,泪水打湿我们的衣裳,顿生肃然之感,我们为“中国人”这一身份而骄傲!
在漫长的岁月里,中国人无数次,向世人证明了自己。中华民族的优秀历经了历史的考验,特别在面对“新冠病毒”肆虐的今天,我们更向世人展现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的正确性,以及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坚不可摧的伟大力量。如今,世界多元,中华民族,攻坚克难是吾辈之担当,任重而道远。凝望远方,我们在心中庄严起誓,我们必将为中华再站世界之巅而倾尽所能,奉献一生。
五、机关党支部(袁海蓉)
看完电影“八佰”,使我们加深理解了国旗和国歌的意义了,因为背后是无数先人们的鲜血和尊严。数不清的先人们前赴后继所捍卫的他,在何时何地都是沉甸甸的。电影令我们印象深刻的是战士们一个个背着炸药跳下楼,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场面,影片最后战士们像潮水般冲过桥,数不清他们流了多少血,但不管流多少血都阻挡不了他们为国捐躯、一往无前的脚步,还有战士们舍命护国旗的决心。这就是我们中国军人的英勇与壮烈,他们不惜丢了自己的性命,只要老百姓们平安无事,他们就安心了。我们现在幸福快乐的生活,是无数军人用生命换来的。国不太平,何以为家?现在的太平盛世,我们应该感恩,更不能忘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