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程训练中心2021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顺利通过学校组织的结题验收,8个项目中1项为优秀、7项为良好。依托国创项目获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银奖1项、省特等奖3项、省一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三等级1项,申请发明专利3项,成果丰硕。
中心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己任,秉承“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的原则,积极参与创新创业项目指导工作。通过国创项目使学生从多角度验证所学专业知识,以创促学,扩展思维,激发创造力,提升创新实践能力。
“十四五”期间,中心将继续以创新课程、创新竞赛、创新项目和技能培训为载体,建立健全大学生创新训练与实践体系,为学生科创活动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和加工服务保障,不断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努力构建功能集约、开放共享、高效运行的创新创业训练共享型课程中心和实践平台。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立项年份 | 项目级别 | 结题结论 |
全自主垃圾分类器 | 创新训练(A类) | 2021 | 国家级 | 优秀 |
面向智能物流的自主移动机器人 | 创新训练(A类) | 2021 | 国家级 | 良好 |
细长机翼无人机轻量化设计 | 创新训练(A类) | 2021 | 国家级 | 良好 |
无人驾驶MIMO雷达高精度目标探测技术 | 创新训练(A类) | 2021 | 国家级 | 良好 |
基于光流法的智能配送自主无人机 | 创新训练(A类) | 2021 | 国家级 | 良好 |
水下管道巡检智能机器人 | 创新训练(A类) | 2021 | 国家级 | 良好 |
基于DLP技术和图像拼接技术的陶瓷3D打印机 | 创新训练(A类) | 2021 | 国家级 | 良好 |
AR-青程侠编程教育环境开发 | 创新训练(A类) | 2021 | 国家级 | 良好 |
部分国创项目展示:
《全自主垃圾分类器》
项目成员:陈林、徐铖鑫、唐雨妮、孔令琦
指导老师:李铁磊
项目成果:1.2021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智能+”赛道总决赛银奖
2.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黑龙江省选拔赛特等奖
3.第七届互联网+华为产业赛道黑龙江省银奖
项目简介:本项目针对现阶段家居型全自动垃圾分类器研发空白,设计制作一款全自主垃圾分类器。该分类器垃圾分类准确率达98%以上,单件垃圾分类过程少于5秒,垃圾分类对象囊括日常生活中80%种类。
《面向智能物流的自主移动机器人》
项目成员:陈文波、徐胜举、王晓宇
指导老师:李铁磊
项目成果:1.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三等级
2.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黑龙江省选拔赛特等奖
项目简介:本项目针对当前AGV机器人场地限制大,任务获取方式不灵活的问题,利用视觉识别功能完成目标识取,惯性导航元件和激光定位模块进行场内组合导航,配合WIFI通信,可根据不同的任务场景进行灵活地搭载任务载荷。
《细长机翼无人机轻量化设计》
项目成员:张宗熙、程磊、刘震
指导教师:李琳
项目成果: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黑龙江省选拔赛特等奖
项目简介:本项目对续航能力较强的无人机所采用的细长机翼,进行了振动特性分析和轻量化设计。在工程上,本项目的研究工作可以为实现复合材料机翼结构的轻量化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无人驾驶MIMO雷达高精度目标探测技术》
项目成员:张超,陈拓新,陈琛
指导老师:李欣
项目成果:申请发明专利3项
项目简介:将毫米波雷达和MIMO雷达相结合,利用MIMO雷达的多观测通道优势提高体积车载毫米波雷达的探测精度,并针对基于调频连续波的MIMO雷达的信号处理算法展开研究,提高现有车载雷达在复杂环境下的目标探测性能。
《基于光流法的智能配送自主无人机》
项目成员:谭春雨、冯杨楠、刘长明
指导老师:吴迪
项目成果: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黑龙江省选拔赛一等奖
项目简介:本研究通过环境感知传感器以及组网链路等手段实现无人机的自动配送功能。真正完成在各种复杂环境并且没有人操作的情况下进行智能配送的任务,同时应用技术手段解决了无人机的定位问题,推动物流的快速发展。
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服务中心
编辑:金来
审核:王秦辉